童年在许多人心中,是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然而现实中,孩子的世界也充满波动。他们虽然年纪小,但对周遭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一次考试的失败、一场家庭的变动、父母的争吵,甚至是在学校里的人际紧张,都可能在孩子心中掀起风浪。
他们或许还不能完整地表达情绪,但那颗柔软的小心灵,已承受着沉甸甸的压力。
《圣经》提醒我们:「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这不只适用于成年人,也包括我们的孩子。他们的重担,也需要我们用爱心去承担。
孩子压力过大 会有什么表现?
压力在孩子身上不一定以「我很紧张」或「我受不了」的语言表现出来,常常是透过行为、情绪或生理反应来传达:•容易哭泣、脾气暴躁、情绪波动大•频繁做恶梦、尿床、失眠或头痛肚痛•学习退步、缺乏专注力,对原本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行为倒退,例如变得依赖、爱撒娇,或突然变得冷漠、沉默•青少年阶段更可能出现自残、逃学、沉迷手机等高风险行为
如果这些反应持续超过两到三周,建议不要忽视,应考虑与辅导员、牧者或儿童心理专业人士沟通,及早介入。
父母可以怎么做?
靠主先安静自己的心。《诗篇》四十六篇10节上:「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
父母本身若情绪波动、紧张焦虑,很难成为孩子的依靠;因此要先来到上帝面前,求祂赐下平安。当我们心中有主的平静安稳,就能以安稳的心态面对孩子的问题,不轻易动怒,不急于解决,而是先成为他们的避风港。
「情绪是家庭的温度计。」父母的情绪稳定,孩子自然也能感到安全。主耶稣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
孩子哭泣或不安时,他们首先需要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有人能够理解、接受他们的情绪。这正是主耶稣的样式——不是指责,而是温柔地拥抱我们的软弱。
我们可以避免使用否定孩子感受的话:•「别担心啦!」•「哭什么哭,男子汉要坚强!」•「这有什么好怕的?」
这些话语虽然常见,却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有问题」或「不被理解」。真正的接纳,是愿意陪他们走过情绪,不急于纠正或教育,而是陪伴与聆听。
如果您想学习育儿的智慧,或了解更多角声齐家家长学堂的更多信息,请联络角声福音中心:电邮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电话(718)499-0999;微信cchc-hgc;地址7504 Bay Pkwy, Brooklyn, NY 11214;网页heraldgospel.org。
童年也会有风浪|黄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