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福音联盟小组呼吁回归家庭为中心的门训
Image-Description

首尔,韩国——世界福音联盟(WEA)在2025年大会第四天也是最后一天的上午会议中,发出强有力的呼吁:全球教会应回归以家庭为中心的门徒培育模式。该呼吁挑战牧师、父母及国家教会领袖,要求他们弥合讲台与家庭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

10月31日上午,以《在门徒训练中颂扬福音》为主题的专题讨论会汇聚了四位全球门徒训练与家庭事工领域的资深领袖:亚洲福音联盟家庭与儿童委员会执行主任格温·德罗萨里奥(Gwen De Rozario); 世界福音联盟牧师门徒训练与牧养负责人戴维·科恩菲尔德(David Kornfield);世界福音联盟家庭挑战计划全球总监马修(P.C. Mathew);全球儿童论坛协调人艾伦·查特(Alan Charter)。

主持人将此次讨论定位为大会为期一周反思使命与更新的成果。

门徒培育的四级愿景

大卫·科恩菲尔德在开场发言中阐述了他所称的门徒培育运动四个相互依存的层次——他强调,若教会要抵御文化变迁与世代更替的冲击,这一框架至关重要。

“第一层是小组化、个人化的门徒培育,缺此则其他层面皆难成立,”科恩菲尔德强调,“请各位回到教会时务必提出三个问题:先请自认为是门徒的人举手,再请有门徒的人举手——此时人数将锐减。最后询问有多少人是基督徒。为何差异如此悬殊”?

他指出,若缺乏个人层面的关系式门徒训练,即便是充满活力的教会也会动摇。因此第二层级是培育这种文化的健康门徒训练型教会。第三层级则是门徒训练型教会的运动,能够抵御他所称的“席卷我们的文化洪流”。

科恩菲尔德最后指出,第四层级——国家层面的门徒培育运动——取决于各国福音联盟的领导力。他邀请在场的联盟领袖起立,并告诫道:“若不能推动健康的门徒培育教会形成国家运动,其他所有层级都将失败。这正是我们作为领袖至关重要的使命。”

他警示道,教会成员数量下降已是全球性现实。援引记录美国25年间流失4,000万教友的著作《大离教运动》(The Great Dechurching),他估算“仅在拉丁美洲,新冠疫情就导致两年间流失3,900万成员”。

他引用《以弗所书》5章14节说:“你这睡着的人,当醒过来!”并强调,“我们作为国家联盟必须觉醒,在上述四个层面全面推进建设”。

家庭作为首要的宣教地

马修随后强烈呼吁将门徒训练回归其圣经起点:家庭。他说:“从创世伊始,上帝让世上充满祂子民的计划,便因首对夫妇的堕落而中断。然而在祂的怜悯中,上帝开启了救赎之旅,最终以基督降世为世间家庭带来盼望。凡蒙恩典触及的家庭,都蒙召成为神圣的使命家庭的活见证。”

他警示教会常以公共事工衡量属灵成就,却忽视家庭中的属灵塑造。“许多人在外事工中是坚强的门徒,在家中事工却软弱无力。周日是神圣的,周一至周六却隐秘无踪。这种分裂损害了教会的见证,导致世代背离基督”。

他强调坚固的家庭是坚固教会的根基,将当今全球家庭危机称为属灵紧急状态。“家庭门训是当务之急,”他如是说。

马修提出了一项名为“家庭复兴运动”的三阶段计划,其起点是家庭祷告。家庭成员每天共同祷告七分钟,每周七天,持续七周。在第五十天,家庭成员齐聚教堂,共同庆祝上帝的作为。

他表示,每次复兴的背后都离不开祷告。“复兴必须从无数家庭开始。全球家庭需要通过悔改与祷告获得复兴,这需要教会的领导和圣灵的大能引领”。

他在后续发言中补充道,该运动第二阶段聚焦家庭生活的七大圣经支柱——包括父亲角色、婚姻关系和宽恕之道;第三阶段则致力于帮助家庭成为社区中的“使命灯塔”。

他用家乡的故事说明了这种影响:“一位年轻人参加完父子营会后,深感自己忽视了父亲的职责。他主动找牧师谈话,呼吁这间600名会友的教会里每位父亲都承担起使命。这次对话引发了悔改、泪水,以及一场家庭祷告浪潮,最终发展成复兴运动。”

恢复家庭作为门徒训练的中心

新加坡的德罗萨里奥(De Rozario)拓展了讨论,敦促教会刻意装备每位信徒在自家实践门徒训练。“当我们谈论普世福音时,这必然涵盖家中每位成员,”她强调,“我们倡导教会刻意装备每位会友在家庭中践行门徒训练。因为门徒训练的核心在于关系联结,而上帝最初的设计正是让这发生在家庭中”。

德罗萨里奥所在的亚洲福音联盟家庭与儿童委员会正与全球D6运动(源于《申命记》6章)合作。她分享了亚洲各地牧师践行这些原则的见证:某教会在培训后,一位牧师坦言被感动开始与妻子祷告;另一位则表示要向儿子悔改求饶恕。

她指出,在韩国,许多教会每周都会将讲道、小组活动和家庭生活统一到一个主题中。“上帝的话语不再止于讲坛——它在家中活灵活现,”她说,“曾经充满紧张的家庭如今正被祝福所充满,因为父亲们学会了祝福自己的家庭。父母们正从追求完美转向保持属灵的一致性。”

她警示道,社会中圣经价值观的消蚀——包括堕胎现象的增加和性别认同的混乱——部分源于家庭门徒训练的崩溃。“我们困惑于世态为何变迁,”她指出,“真相是:我们在家庭中停止了门徒训练”。

德罗萨里奥呼吁发起连接教会与家庭的“门徒训练复兴运动”,敦促领袖们“让家庭而非项目成为所有门徒训练的核心”。她强调神学院必须开始培养牧师进行家庭门徒训练,因为“追溯当今诸多危机的根源,往往始于家庭中门徒训练的缺失。”

儿童作为使命的积极参与者

代表全球儿童论坛的艾伦·查特(Alan Charter)重点探讨了儿童在大使命中的角色。他痛心指出,尽管研究表明人的信仰在13岁前基本定型,但教会内部往往将儿童事工和家庭事工视为次要优先事项。

查特强调:“我们正被邀请参与这场非凡的跨代使命。正如诗篇作者宣告的,我们要将耶和华的可颂赞之事传给后代,使后代——甚至未出生的孩童——都能知晓。”

他援引帕特莫斯倡议组织的最新调查指出,71%的受访者(含基督徒与非基督徒)认为儿童了解圣经故事是有益的。“文化层面仍存在开放空间,”他强调,“但我们被召唤承担更崇高的使命——装备儿童成为使命参与者,而非仅仅是接受者”。

查特表示,教会必须赋予孩子们作为“同为天国建造者”的权能,并描述了儿童慷慨之举往往是信仰的早期表达。“我认识一个孩子,他开始带额外的三明治到学校,与没有午餐的同学分享,”他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慷慨之举,却成为触动家长和教师的见证”。

他还分享了英国的另一个故事:名叫乔希的少年每周召集17名橄榄球队友研读圣经。“我们绝不能低估上帝在孩子生命中的作为,”查特强调,“上帝没有孙辈——我们都是祂的孩子”。

本文原载于《Christian Daily Inter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