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是一個高低落差極大的內陸國家。地球上14座高於26,000英呎的山峰,它獨佔8座,但首都加德滿都海拔僅4,400英呎。這種地理反差,也映照出該國官民生活與人口結構的巨大落差。社會內部躁動不安,猶如喜馬拉雅山上沉靜的積雪,遇上一陣寒風便可能崩塌。
9月5日,政府宣佈禁止國民使用26個最常用、甚至賴以維生的社交網站,立即引爆全國抗議。這些平台是年輕人與海外打工親屬聯繫及經營小生意的工具。此舉不僅損害民生,更被視為箝制自由。短短3天,示威演變成政治大雪崩,政府潰散,高官逃亡。
官民落差大 揭竿全民起
尼泊爾是世界上最貧困國家之一,人均GDP僅約1,200美元。工業基礎薄弱,國民多依靠農業與外出打工維生。相比之下,高官卻貪腐嚴重,享受奢華生活,子女在網路上炫富早已激起民怨。
人口結構也極不均衡。年長的權力階層僅佔5.9%,而66%人口屬於勞動年齡,其中一半是Z世代。他們深度依賴網路,不僅為娛樂,更關乎生計。政府一紙禁令,形同切斷其生活根基,迫使青年群體「忍無可忍」。
這場「不忍了」的抗議運動,幾乎沒有明確領袖,人們透過網路自發集結,高舉「Z世代抗議」標語,提出反貪與自由訴求。
開槍遭反噬 對話得和解
起初只有數千名青年走上加德滿都街頭,但警察動武開槍,造成30人死亡、逾1,000人受傷。政府企圖以高壓手段迅速平息局勢,卻適得其反。消息傳開,全國多地爆發大規模抗議。
9月10日,民眾將怒火指向象徵權力與腐敗的建築。政府總部「獅子宮」、議會、法院、部長官邸,以及與權貴家族有關的商業設施相繼遭焚毀。總理奧利宣佈辭職並乘直升機倉皇逃離,其他高官四散潛逃,國家陷入權力真空。
尼泊爾軍隊臨時接管治安。與過去許多國家的軍事鎮壓不同,軍方並未對民眾開槍,而是保持克制,並與抗議者對話。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亦呼籲軍民避免暴力,強調「傾聽年輕人聲音至關重要」。
反貪得民意 女首意非凡
9月11日,總統鮑德爾與陸軍參謀長西格德爾會同青年抗議代表及各界人士舉行會議。最終,各方達成共識,推舉前首席大法官蘇希拉•卡齊出任臨時總理。
現年73歲的卡齊,在任最高法院期間以敢言反貪聞名,長期批評根深蒂固的官場腐敗。她清廉公正的形象,使她在民眾中享有高度威望,也獲軍方支持。9月12日晚,她正式宣誓就任,成為尼泊爾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理。
卡齊的上任,象徵這場血腥動盪以「和平」解局。她的出現不僅突破性別藩籬,更顯示在危機時刻,民意支持與正直人格比槍桿子更能凝聚社會。
未來,卡齊政府能否在短時間內平息民怨、推動改革,仍有待觀察。但這場危機已為尼泊爾帶來一個歷史性的契機——在社會撕裂與政局真空之後,人民仍選擇希望與法治,而非暴力與專制。
願尼泊爾能在這位女總理的帶領下,走向真正的和平與重建。
喜馬拉雅山下的政治雪崩 |石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