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研究人员开发新软件钻研死海古卷
Image-Description

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理学院的以色列研究人员开发了一款软件,有望促进对古代死海古卷的研究。这些拥有2,000年历史的古卷以希伯来文书写,于1947年在死海附近的洞穴中偶然被发现。

“学者们研究死海古卷已有70年之久,”新软件研发团队成员纳胡姆·德肖维茨(Nachum Dershowitz)教授在接受《The Times of Israel》采访时表示。

“比较和匹配不同碎片或卷轴上的手写体一直是(研究死海古卷)尚未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这仍是该领域的重要课题,”他解释道。

这项创新软件融合了多光谱成像技术与传统电脑视觉技术(编注:用摄像机和电脑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和测量的方法)。该尖端系统旨在促进对古代文本的精准分析及手写体比对。尽管仍处于初期研发阶段,研究人员乐观地认为,该技术会深化对死海古卷的认知。

专家估算这些卷轴由约950部不同手稿的数千个碎片组成,目前由以色列文物局严密保管。因文物脆弱,研究人员能接触古代文物的机会极为有限。

“上世纪50年代,当时保管卷轴的洛克菲勒博物馆曾让一位技术娴熟的摄影师进行全面记录,”德肖维茨透露。“近年来,以色列文物局也持续对卷轴进行影像记录”。

为保护这些古代文物,文物局现采用多光谱成像技术记录。该技术能在不同波长光线下呈现细节。这些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细节,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测绘与量化分析。

“修复师将每个碎片置于黑色石板上进行拍摄,”德肖维茨解释道。“影像不仅呈现碎片本身,还包含背景、测量尺、标签。若卷轴状况不佳,还会拍下固定碎片的日本米纸条”。

德肖维茨与助手库拉尔·巴拉卡(Kurar Barakat)特决定开发一款软件,专注于分析每个碎片中的羊皮纸与文字。

“多光谱图像不仅能呈现色彩,”德肖维茨表示,“不同材质——墨水、羊皮纸、背景——对光线的反射特性各异,电脑可通过这些反射特征而非单纯色彩来识别每个元素。” 

他透露该项目已在约20块古代碎片上成功测试。

“这需要时间,”德肖维茨表示,“对于死海古卷而言,哪怕多解读一个字母都是值得的”。

自1947年被发现以来,死海古卷始终笼罩着神秘色彩。学者们将这些古代希伯来文文献的年代定为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之间。然而今年六月,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显示,这些文书可能更为古老。

上个月,来自特拉维夫大学和阿里埃勒大学(Ariel University)的以色列考古学家在死海洞穴中,发现了一处“极其罕见”的古代阿拉姆语铭文。

阿里埃勒大学以色列土地研究与考古系的阿萨夫·盖尔(Asaf Gayer)博士向《The Times of Israel》表示:“这处铭文极为罕见。” 

“这一时期的书面材料总体上极为罕见。当然,死海古卷是例外。除此之外,我们所掌握的大多数铭文仅能辨认出单个名字或词语。在犹大沙漠地区,我们仅发现另一处带有涂鸦的遗址。其中部分内容尚可辨读。像这样包含四行内容的铭文,几乎闻所未闻,”他补充道。

本文最初发布于《All Israe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