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之旅:桀驁不馴的醫生受洗宣告對真神的歸依
Image-Description

從小學到重點大學,我一路付出努力,順利前行。出國後卻找工作不順、在公司懷才不遇、被排擠。後來通過補習和多次申請考入美國醫學院,經歷艱苦學習和培訓,最終成為醫師。然而現實讓我發現醫療行業並非我想像中的救死扶傷,最初的熱忱被磨滅,我被困在社區醫院日復一日做着單調沒有激情的工作。我總是對現狀感到不滿,無論如何努力,內心總有空虛,失望常多於希望。

土耳其安提阿石窟教會前大合照

我從小在爺爺的書堆中長大,深受神話故事和佛教經典的影響,相信因果報應和輪迴。我研讀佛學經文,試圖通過修行領悟佛理。然而佛學強調一切皆空,摒棄慾望,「杜絕色受想行識,斷眼耳鼻舌身意」,卻未明確指引方向,讓我困惑到底要追求什麼?最終能得到什麼?

我熱愛體育,但滑雪事故和自行車事故導致兩次骨折,限制了我的活動。意外和挫折讓我開始反思,或許是上帝在提醒我放下驕傲,不要自我膨脹太厲害,而是要謙卑面對祂的引導,我開始認真探索信仰。妻子鼓勵我研讀《聖經》,福音書和保羅書信讓我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挪亞、摩西、大衛等《聖經》人物展現了上帝與人的關係。後來參加鄭立新牧師的「聖經世界觀」講座,讓我看到《聖經》不僅是信仰指南,更是裝備人生的武器,幫助我們在混亂紛爭的世界中堅守黑白分明的信仰標準。通過學習以及當下重大社會變動的震動,我逐漸認識到祂實際是全人類的上帝,而非僅限於猶太人。

 

土耳其之旅讓我深刻感受到基督徒的生命特質——謙卑、自信和平和,與我桀驁不馴的性格形成鮮明對比。他們在旅途中的關愛和榜樣讓我深受觸動。我學習順服和信靠,不再只為財富或退休而活。回想我常因自命不凡而與人爭執,甚至傷害親人,卻硬着頸項而不自知。而基督徒因信靠上帝,面對困難時常喜樂,不輕易發怒。我開始追求生命的意義,渴望通過《聖經》和聖靈的引導開啟智慧,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踏足土耳其,了解到它在基督教歷史上的重要地位,現今令人唏噓的政治動盪,以及它在中東地區複雜和微妙的地位。我在安提阿石窟教堂受洗,公開宣告對真神的歸依。信仰不僅是儀式,更要活在生命中。我要和大家一起追求信仰,我相信上帝與我同在,如今生活有盼望,即使面對困難,即便社會和世界動盪,我都要見證祂的公義和全能。

土耳其之旅受洗|比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