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主笔】近年来,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带来许多冲击,或许在我们生活环境中还感受不到,但这影响早已冲击近两年美国毕业生的就业出路。根据纽约联邦准备银行近日报告指出,「2025年第一季劳动市场显著恶化,其中尤以22至27岁的年轻劳工冲击最大。虽然全体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失业率维持在2.7%,但这一特定年龄层的新鲜人失业率却升至5.8%。」
另外,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 Matthew Martin指出,「白领阶级本来较不受景气循环波动影响,如今却大幅萎缩,显示结构性转变。」他在研究中发现,2021年至今,专业与商业服务领域的职缺已减少超过四成,科技业影响最大。而AI自动化的推进,让许多「入门职缺」的需求大幅缩减。
企业和毕业生都须加强装备
当我们开始看见这些转变与冲击时,我们该如何面对与因应?教育与产业该做如何的转化?
首先,随着AI科技的飞跃性发展,职场工作者也需要更多去了解和适应它。这部分不只是学生要尽早学习,教育单位与政府都要尽早规划,并培育足够的师资来教养年轻人相关知能。而企业也需要重新规划、提供机会来装备引导新鲜人,以免加剧人才断层。
第二,提早学习与强化:这一两年美国信息相关科系的毕业生遇到其他科系的竞争,原因是其他科系的学生提早学习了相关的技能,再加上跨界领域的需要,例如生成式AI需要语言相关专长进行大型语言模型训练,聊天机器人则需要心理学系或认知科学系提供更符合人类沟通、行为反应的AI 系统,法律、艺术设计、医疗等科系亦同,当这些学生学会AI系统生态技能时,反而是目前生成式AI产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因为未来的科技已经将不同领域的信息都整合进入生成式AI。
第三,了解如何不被取代:除了更多了解生成式AI的优点与局限,我们更需要认识自己作为人类,我们不被取代的关键能力;而在这些不被取代的因素中,我们又可以结合生成式AI,做哪些跨界的整合。
例如当外界担忧未来文科学生的出路时,就像一位哲学系学生,如何透过他在逻辑、推理的特长,引导AI衍生出和逻辑性的推理,另外也可以透过伦理学的专长,探讨生成式AI的伦理问题,这些都是我们找到专长能力的例子。
因此面对生成式AI,转变的方式不是每一个人都投入计算机信息相关科系,而是在自己原本的兴趣和领域中,寻找那具特殊性且不被取代的关键,并学习新的能力,使我们可以在新时代灵活发展。
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
面对生成式AI带来的影响,特别对于年轻人而言,我们不用焦虑或过度紧张,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新的科技产生,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调整心态去面对。如工业革命的后期,机器并没有全面取代人类,反而人类发展出服务业及新的产业。如今我们如何提早看见与学习,并且培养自己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是生存的关键。
箴言十八章15节:「聪明人的心得知识;智能人的耳求知识。」我们不只是透过眼耳学习,我们的心同样需要去思考,因为上帝给我们人类的心与脑是独一无二的。更重要的是,上帝给人类特有的创意,这正是上帝用祂的形像创造人,使我们有着上帝创造的特质。
所以,虽然生成式AI演算快速还有巨量的数据库,但我们所拥有的却是上帝给我们的灵魂、智慧与创意,透过我们的智慧不断地学习、练习问对问题,好使我们在新的时代不只不被取代,更透过智慧与创新体现人类存在的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