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诈骗成全民危机 六月诈骗财损89亿元! 打诈从慎防暑假求职、老年投资诈骗着手
Image-Description

【记者李容珍/采访报导】台湾诈骗猖獗,从骗钱、骗账号、诱骗民众成为车手、甚至被骗去当机房操作手,手法层出不穷、防不胜防。令人痛心的是,台湾向来引以为傲的民主自由与科技发展,却在过去十年间,逐渐蒙上「诈骗输出国」的恶名,甚至引起联合国关注。

近日立法院才刚通过普发每人一万元现金的特别条例,诈骗简讯随即满天飞,民众群组互相提醒「不要点开连结」。更令人震惊的是,不少诈团渗透公部门与专业领域,从公股银行行员充当内鬼、律师担任军师、甚至有法官与检察官涉案,社会信任基础岌岌可危。日前丰原更发生一家五口因诈骗陷阱而酿成悲剧命案。根据统计,全台仅6月就受理1万6,388件诈骗案件,财损高达89亿元,数字怵目惊心。

为何诈骗案件层出不穷、打不胜打?除了彼此提醒、自我警觉之外,社会与教会,是否能有更积极的行动与响应?

学生好骗?暑期求职打工容易受骗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队专责预防犯罪倡导的经济组警务员张云纬受访时,从四方面谈诈骗的情况及防范之道:

第一、暑期打工、新鲜人求职诈骗,以及可能面对的刑责和社会责任。

她说,通常学生认为,自己只是学生,身上没有很多钱,诈骗集团能骗什么?其实,学生对诈骗集团来说「非常值钱」,不仅可以骗钱、骗账号,还会骗当车手、骗当机房。

张云纬说,因应暑期打工热潮、大学生毕业就业,诈团借机于社群媒体,如脸书、Instagram等刊登短期打工信息,或主动私讯短期打工不实征才信息,以「高时薪、不须经验或特殊专长」之工作条件,吸引学生兼职、打工,并要求提供存折,进而沦为人头账户或诈团车手。

(Unsplash by Azamat E.)

对于免费游学、出国打工,不管是免费游泰国、游缅甸,以惯用吸引人的「高薪轻松赚钱」、「免经验」、「包吃包住」、「免机票」、「不要求外语能力」等条件,都是被带去当地的诈骗园区当「猪仔」。若是年轻人留下来工作,要达成绩效目标,才能回台湾。若是年纪大的人,被转售到别处,要求用高价赎回。

张云纬说,暑期求职应注意:1.寻求正规求职平台寻求征才信息,例如人力银行或劳动部建置之台湾就业通平台等。2.社群媒体上之征才广告,应查证刊登者是否为合法公司行号。

求职应征 注意三要、七不要

对于求职应征,她也提出三要、七不要。三要:一、面试前要告知亲友面试地点,请亲友一起陪同;二、要确定公司是否合法经营,确定自己的工作内容。三、要存疑。对于这家公司是不是合法经营,与广告内容是否符合,要存疑并格外求证。

(Unsplash by Hackett Noon)

七不要:一、不要缴钱。还没应征成功,就被公司要求缴保证金,这是不合理的。二、不要随便在公司办信用卡,以免对方盗用个资、盗刷卡片。三、重要的证件或是存折不离身,不要交给公司保管。四、不非法工作。确认一下工作内容是否非法。五、不要购买公司有形无形的推销产品。六、不要任意签署文件或契约。七、不饮用公司提供酒精或不明的饮料。若是提供瓶装或罐装饮料,要注意是不是密封或开封过的。

留意假网拍和ATM解除分期付款骗术

第二、购物假网拍、ATM分期付款诈骗。最常见的购物假网拍诈骗,一种是没有收到商品,另一种是收到劣质商品,与广告上看到的不同。特征:一、透过一页式购物网站,没有公司的电话、地址,只留电子邮件;二、价格低于市场行情。三、常常会用限时或是倒数计时的方式,让民众觉得快要买不到了,赶快抢买。四、号称免运费或者七天鉴赏期做噱头,让民众以为可以鉴赏后再退费。五、可以使用货到付款。当货品包裹寄到超商,还是要给钱才能取货。面对不是卖家,也没办法要求退货。六、购物式网站,夹杂着简体字。

她说,假网拍衍生而来的是「ATM解除分期付款」。当买完东西后,会接到有人假装是卖场的客服人员来电,谎称「不好意思,我们工作人员操作错误」,或是「误设订单变成重复扣款,请你赶快到附近的 ATM或是用手边的网络银行 App赶快操作转账」,骗称可以帮忙解除。这些都是诈骗的话术,其实ATM并没有解除任何设定的功能,也没有办法提供身分辨识。所以,购买这些东西的时候,务必要在合法、有信誉的购物网站购买下单,以免在一些来路不明的网站下单时,泄漏个资。

第三、青少年不小心沦为车手,父母连带赔偿。诈骗集团用诱人的广告吸引青少年,以「高薪、工作简单」、「帮忙取款」,或者「当外务员去拿东西」,这些从事简单的工作获得高薪,都是有问题。「车手」在诈骗集团,角色非常容易被取代,就像是免洗筷一样用完即丢。其次,当车手明知道这是诈骗所得,去帮诈骗集团领钱或收钱,可以处一年到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而且要并科罚金。

沦车手、将账户给诈团 后果严重

另外,账户出借当人头户,会依照洗钱防治法「帮助诈欺犯」来认定,不只上法院,还会留下前科。而且,如果明知道加入的是诈欺组织,也会面临六个月以上到十年以下不等有期徒刑,还要强制工作三年。更严重的,一旦提供账户被列为警示账户,以后开户都会有问题,银行的信用完全失去。

青少年如果觉得只是帮个小忙、给个账户,又是自己没用的账户,放几千块零用钱也很简单,其实已经成为「诈骗集团的共犯」,后果非常的严重。曾经有一个保全人员,卖自己的账户三万元,被诈骗集团利用当人头账户,致使被害人汇款高达2,400万元,之后没有办法拿回损失所得。法院居然是判决保全人员要如数赔偿2,400万元,因为法院认为,若是这名保全人员没有提供账户,诈骗集团就不会让被害人去汇钱到这个户头,这名保全提供犯罪工具给诈骗集团,法院就认定这名保全要赔偿。 因此,她呼吁大家,不能够把存折、提款卡跟网络银行的密码,随意交由公司的人来使用。

四、假投资诈骗。全台6月诈骗案件财产损失89亿元,第一名是假投资诈骗,快3,000件,财损金额占一半45亿。张云纬说,诈骗集团知道很多人想象名人一样有钱,所以会盗用名人的账号或照片,透过社群平台去投放诱人的广告,吸引人不自觉的想加入社群跟着投资。她说,名人根本没有额外的时间教大家投资,所以如果看到名人照片教人投资,八九成一定是假的。

当人们加入投资社群后,里面群主都是诈骗集团暗桩,其中有人不断的吹捧跟着老师投资,而且会不断分享获利的情形,向群组里的加入的潜在被害人洗脑。之后,加入群组的客服或助理,会引导大家加入一个诈骗集团设计的假网站,让人以为投资好像真的有在赚钱,甚至让投资人可以领回本金和获利,让人们以为获利,下次就投注更多钱。

 

对于没钱的人,诈团就会鼓励他们贷款,或者去拿房地产抵押设定贷款。 最后当被害人想要把钱领回来的时候,诈骗集团会用各种的理由拖延,最后慢慢的退出群组,直到被害人发现群组都没人,才惊觉上当。民众一定要特别小心,小投资不是骗有钱的人而已,没钱的人被骗更可怕。

假投资有很多破绽和话术需要警觉

张云纬也提醒,正常投资一定是在证券交易所或者是正规银行的App操作。股票的买进或卖出,绝对不是靠加群组或是一个网站。股票下单怎可能把钱交给不认识的人?而且假投资奇怪的是会亲自来取钱。为了躲避警方查询,约在民众的住家附近面交,声称派助理、理财专员去收钱,穿得西装笔挺,其实都是车手,而且收了钱后,表面提供收据,让受害人信以为真,其实钱老早被他们拿去洗钱。

诈骗集团还会要求,个人投资不要跟家人说,去银行领钱要用房屋装修、小孩留学为由,用一些话术,主导被害人取钱、给钱。

她说,任何投资都应该停看听,不要冲动,如果有获利异常,或获利比较高,超过10%,其实都要警觉。不要因为有小额获利,就以为是正当投资,其实这个是诈骗集团「放长线钓大鱼」,先给人甜头,然后再吸引人把所有的现金或是贷款全部投入,骗得更多。

张云纬表示,警方发现很多的被骗个案,是因为生活环境里面只有自己一个人,也不求证或求助,诈骗集团往往看准他们弱点下手,所以警方希望社会或教会多关心独居长者,帮助他们预防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