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主笔】近年来全球战事接连不断,从2022年俄乌战争开始,接着以哈之间的冲突,近日又爆发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战事,令人感到国际间战争冲突越来越频繁,其他区域也感受到不安的氛围。
对基督徒而言,看到战争不断的消息,总会想到圣经所谈的末日现象。特别是马太福音二十四章6-7节,耶稣所言:「你们也要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总不要惊慌;因为(这些事)是必须有的,只是末期还没有到。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饥荒、地震。」这段话看起来确实与目前的现况有许多呼应。但基督徒该如何看待?
危机中明辨各种预测预言
近年不时有外媒提到台海兵凶战危,台湾所处环境可说是全球最危险的区域之一,特别是中国在不放弃武力犯台之下,许多预言也随之出现,那么身为台湾的基督徒,我们又该如何看待?
虽然国际局势现况令人感到处处危机,但是当基督徒眼光加上圣经历史的纵深,我们就有不一样的角度与看法。
以色列人从出埃及到进入迦南地,尔后,以色列人所建立的国家也常常与附近国家发生战争,直到国破家亡,北国被亚述帝国占领,南国被巴比伦帝国占领。从亡国到耶稣时代,以色列人仍然常经历战争。而教会建立之后也经常受政治力迫害,更历经不少战争的摧残,特别是近代历经了一战与二战,教会也在乱世中存留下来。
基督徒深信一切都在上帝的摄理中,历史的发生必然有上帝的允许。我们除了为各国执政掌权者祷告,求主赐下智慧、公义和怜悯,在充满暴力的世局当中尽力成为和平使者;在面对各种消息也当临危不乱,深信上帝的带领。特别对于许多战争的预测、预言都应当审慎查验,避免如1995年闰八月的乱象一样,在预言误导之下导致不少信徒移民,最后却什么都没发生。
教会扮演先知角色为国守望
在国际局势升温之际,也考验着教会牧者的智慧,特别是要带出怎样的信息?如何让弟兄姊妹在危机感中,一方面保有该有的警醒,但一方面仍保有从上帝来的平安。
在这时期,「过与不及」都容易让我们陷在困境,过于关注可能使我们陷于焦虑,但若以为必不发生冲突,又过于乐观。因此我们就像旧约中的犹大王国和以色列王国一样,在国家数次面对危急时,基督徒也该学习如何有正确的观点面对?而这也是教会应该带出来的信息。
教会同时需要具备先知性的角色,在面对国家可能面临的危机,我们既晓得要谨慎面对与预备,但同时又具备从容的态度。而这部分教会更需要敏锐上帝的心意,以及从圣经来的启示与教导,使教会所带出的信息是能稳定人心又能使人做出最好且适切的预备。
同心祈求主赐下平安
另外,就像面对地震的预备态度一样,平日需要预备防灾设施与各种演练,待实际遇到地震才能有从容的态度因应;而台湾坊间已开始推动所谓的战时民防,信徒与教会也需有更多了解,就像现在的以色列人民平常就具备有备战的态度,以致于战争一到,才不会造成恐慌。
战争当然没有人愿意发生,所以除了谨慎面对国际之间的互动,以及加强国家的自我保护,身为基督徒更需要常常为国家祷告。从旧约历史可以看见,向上帝祈祷是可以改变情况的,基督徒也应该深具信心的祷告。我们不只希望国内大家同心祈求国家平安,也恳求耶稣带来和好与平安。另外也要为世界祷告,虽然这世界因为人的罪性导致扭曲,但我们也相信耶稣的救赎带来希望。
台湾的基督徒在多重的身分之下,期盼能在这世代带来更多稳定的力量,特别是面对战争的议题,需要有更多的智慧,用祷告代替争辩,用预备取代焦虑,使台湾能在国人同心之下,在和平中度过危机。